为推动社区服务从“经验化”向“项目化、专业化”转型,助力基层工作者将“为民初心”转化为精准服务实效,9月26日上午,只楚街道举办“初心工作坊”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,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受邀提供专业支持——我会项目部主任、中级社工师徐艺玮作为主讲嘉宾,围绕“社区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写作”开展专题授课,40余名社区书记及工作者全程参训,深入学习。
作为我会“赋能基层公益”系列行动的重要实践,本次受邀授课紧扣基层实际需求,以“用项目化思维破解社区服务难题”为核心,创新采用“理论+实操”双轨模式。开篇环节,徐艺玮主任以“任务盲盒”互动破题,通过“儿童暑期班开班仪式”与“独居老人应急响应机制建设”的场景对比,搭配“点外卖(单次活动)”与“开餐厅(系统项目)”的通俗类比,让参训者快速厘清“活动思维”与“项目思维”的本质差异,直指基层“服务热闹一阵、效果难持续”的痛点,为后续课程奠定实践导向基础。
结合只楚街道社区服务特点,徐艺玮主任将项目设计全流程拆解为“需求调研、目标设定、内容设计、资源规划、成效评估”五大核心模块,每个模块均配套“学完即能用”的实操工具与本土化案例:指导工作者通过 “嵌入式调研+问题树分析”锁定居民“真需求”,避免服务“错位”;详解SMART原则在项目目标制定中的应用,确保目标可量化、可落地;分享激活社区志愿者、共建单位等内生资源的路径,以及设计“服务覆盖率”“居民满意度” 等具象化成效指标的方法,让抽象理论转化为基层工作者触手可及的“操作指南”。此外,针对项目可持续性难题,徐主任特别强调“目标完成度、服务效果、执行流程”三维评估体系,兼顾服务质量与创新性,为项目长期运转提供专业保障。
参训工作者纷纷表示,本次培训内容“接地气、实用性强”,不仅掌握了项目设计的核心方法,更打开了社区服务的新思路。此次受邀参与培训,是我会发挥专业优势、输出公益经验的重要体现。未来,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将持续深化“赋能基层公益”系列行动,通过专题授课、一对一项目咨询、跨社区资源对接等多元形式,积极响应基层需求,为更多基层工作者提供专业支持,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,让公益力量扎根基层,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。